次日清晨,赵清芷刚梳洗完毕,管家匆匆来报:"大人,城南李府那边出事了!工匠们今早去修缮学堂,发现大门被人泼了黑狗血!"
赵清芷手中茶盏一颤,茶水溅在衣袖上。她深吸一口气:"备轿,我亲自去看看。"
李府旧宅前已围了不少看热闹的百姓。朱红大门上触目惊心的血迹已经干涸,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刺眼。几个工匠站在一旁,面露难色。
"赵大人,您看这..."工头搓着手,欲言又止。
赵清芷面色如常:"无妨,清洗干净便是。今日起加派人手,日夜轮守。"
她转身面对围观的百姓,声音清朗:"诸位乡亲,皇后娘娘开设女子学堂,是为天下女子谋福祉。若有异议,大可光明正大地提,何必行此鬼祟之事?"
人群中有人小声嘀咕:"女子读书,有违祖制..."
"就是,女子无才便是德..."
赵清芷正欲反驳,忽听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由远及近。
一顶素雅的轿子停在人群外,轿帘掀起,走出一位身着淡紫衣裙的女子。
"好热闹啊。"女子声音如清泉击石,悦耳动听。她轻移莲步,走到赵清芷面前盈盈一拜:"民女苏芷兰,特来报名女子学堂。"
四周顿时一片哗然。苏芷兰——京城最有名的歌伎,竟敢公然现身!
赵清芷眼前一亮,连忙扶起她:"苏姑娘请起。你能来,是学堂的荣幸。"
苏芷兰直起身,环视一周,嘴角含笑:"诸位不必惊讶。芷兰虽出身微贱,却也知'朝闻道,夕死可矣'的道理。皇后娘娘开此先河,是天下女子的福分。"
她声音不大,却字字铿锵。
人群中几个原本想嘲讽的书生,竟一时语塞。
赵清芷心中暗赞,当即命人取来笔墨,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为苏芷兰登记入册。
"苏姑娘不畏流言,令人敬佩。"赵清芷低声道。
苏芷兰轻笑:"赵大人才是真正的勇士。芷兰不过是...想看看自己能走多远。"
两人相视一笑,默契顿生。
消息如野火般传遍京城。
名妓苏芷兰报名女子学堂的事,成了街头巷尾最热的话题。
有人唾骂,有人好奇,更有不少闺阁女子暗中心动。
众人议论纷纷之时,一个身着华丽锦袍的公子哥从人群中挤了出来,满脸不屑道:“一个歌伎也想进学堂,简直是玷污了这女子学堂的名声!”
苏芷兰杏眼圆睁,正要反驳,赵清芷上前一步,挡在她身前,正色道:“苏姑娘有求学之心,何错之有?若仅以出身论人,那这世间多少有才华之人要被埋没?”
公子哥被说得满脸通红,正要发作,突然远处马蹄声起,一队官兵疾驰而来。
为首的将领翻身下马,拱手道:“赵大人,皇后娘娘听闻此事,特命下官前来相助,务必保证女子学堂顺利开办。”
众人一听是皇后娘娘的意思,顿时不敢再言语。
赵清芷心中一喜,向将领道谢。
随后,在官兵的护卫下,工匠们加快了学堂的修缮进度。
苏芷兰的举动,也如同星星之火,点燃了更多女子心中对知识的渴望,越来越多的女子勇敢地站出来,报名加入女子学堂。
三日后,报名人数竟突破了五十人,远超预期。
不仅有各府千金,还有商贾之女、医者之女,甚至几位民间才女也慕名而来。
然而阻力也随之增大。
郑元勋联合礼部官员上奏,称"女子学堂藏污纳垢,有伤风化",要求严查。
更有甚者,几位报名学生的父亲相继被御史弹劾,罪名五花八门。